刘惠荣

发布者:dwtzb发布时间:2012-08-30浏览次数:463

大方无隅,明法行远

                                    ——记市人大常委刘惠荣教授

        初见刘惠荣教授,我们很难将眼前这位平易谦和、雍容优雅的女性同她的多项任职和取得的成就划上等号。作为我校妇女委员会主任、法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极地法律与政治研究所所长、青岛市人大代表、常委、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惠荣教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和作为学者的社会责任感,以学术为基,以育人为本,以立法为用,书写下时代女性的辉煌篇章。

 科研:倚天照海花无数

    近几十年来,包含“极地”、“洋底”、“太空”和“网络”四大领域在内的“全球公域”概念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和争夺的焦点,也是国际社会科学学界研究的重大前沿问题,而刘惠荣教授恰恰是我国最早从事这一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的学者之一。2004年,刘惠荣教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虚拟财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并在2009年在这一课题的研究基础之上推出了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虚拟财产性质及法律规制的专著《虚拟财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该书对虚拟财产在法律上进行定性,以此为基础对法律保护体系进行构建,提出了我国虚拟财产管理条例的立法草案,在法学界引起较大的学术影响,出版不到一年就被引证近四十次,并先后获得山东省高校社科研究一等奖和山东省社科研究二等奖。

   2006年后,在我校“谋海济国”的总体规划指引下,刘惠荣教授又将研究视野转向极地社会科学问题。她先是在2007年受国家海洋局委托,主持我国首个北极战略研究专项的子课题“国际北极法律对我国极地开发与科考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最终提交了近3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和70多万字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北极的专题法律法规汇编,研究报告中关于我国极地战略特别是国际法视角下开展国际合作的策略成为我国极地考察十二五规划相关部分的重要参考。此后刘惠荣教授又主持了我国首个有关北极法律问题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极地战略研究基金重大课题“北极考察与开发区域合作机制研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专项课题“保障和拓展我国北极权益的法律途径研究”国家海洋局委托课题“南极生物勘探的法律规制与我国相关战略研究”等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刘惠荣教授同我校学报社科版合作,创建了“极地问题研究专栏”,迄今已持续三年时间,发表十余期近四十篇论文,其中由她发表的论文“国际法视野下的北极环境法律问题研究”入选我国北极科考25周年25篇代表性论文,是其中两篇社科类论文之一。此外,她以课题为平台,探索形成了符合社会科学研究规律的“纵横结合、分工明确、双层运行”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到人、定时定量、严格要求”的管理模式,并形成了一支以她和郭培清教授为带头人,以一批横跨国际法、国际政治、公共管理学科的青年副教授、讲师为核心力量,以数十名有学术志愿和研究能力的各学科博士生和硕士生为助研的团队。

   目前我校极地法律与政治研究所与北京的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战略研究室、国际问题研究院、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的相关研究机构遥相呼应,隐然形成中国极地社科研究的三个中心,也是国家拟定极地政策战略倚重的主要智库之一,相关成果已经引起国外学界的高度重视。

 育人:春风化雨润无声

    刘惠荣教授常常说自己最重视的、最珍爱的、也是最引以为豪的是自己的学生们,从教二十余年来,她践行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准则,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人的样本。早在1996年入校伊始,她就担任了“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海大队总教练,她还是较早参加我校教学评估的一线教师之一,并且获评优秀课程。法律系初建之时,她承担了多个层面、多学科大量的教学任务,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现在,她虽然已经任职教授和博导,但是仍坚持给本科生主讲“西方法律思想史”等课程,并且主持建设“国际商法”省级精品课建设和“国际环境法”校级精品课建设。

   在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上,刘惠荣教授坚持“授之以文、约之以礼”,将中国教育道统之精华与现代创新精英教育理念相结合,一方面坚持以学术为本,要求研究生研读资料,夯实学养,心无旁骛,专心学问,并且以项目为平台,以研究特质辐射专业教育,让学生不是单纯的作为简单劳动力参与课题,而是将科研课题中的研究特色同所属专业的前沿理论研习结合起来,在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学习科研技能,并培养团队合作、沟通等多项能力;另一方面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之中,以身作则,启发学生思考人生,引导学生立身惟正、严谨求实、器宇恢弘。

 立法:一片冰心在玉壶

    自1998年始,刘惠荣教授连任四届青岛市人大代表,作为常委会中唯一一名法学学者,她将法学研究与人大立法工作巧妙的结合起来,为青岛市立法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方面,长期以来立法研究是我国法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地方立法研究更是弱中之弱,刘惠荣教授利用难得的兼职优势,将地方立法研究作为了自己科研的重点方向之一。她先后主持了“地方立法权研究”、“地方立法评估”、“地方立法发展趋势”等课题,从实践中汲取实证素材,又用研究成果反刍立法活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她在2006年主持的青岛市全部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形成了一部整体评估报告和40多部单行法规分评估报告,其实践经验经青岛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室总结后受到了全国人大的高度重视和推广,与此同时,评估工作组还对于地方立法评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研究,就评估指标、实施程序等问题形成了研究成果,并被应用在评估实践之中;另一方面,刘惠荣教授还利用自身的法律专业知识,积极承担人大具体立法工作,近年来,她先后主持起草了《青岛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青岛市湿地管理条例》等十余部地方性法规,参与了几十部地方性法规的审议工作,从青岛海洋综合管理的蓝色立法到低碳节能减排的绿色立法,无一不渗透着她付出的辛劳。

   “大方无隅,大象无形”,如海洋一般,外表柔和的刘惠荣教授内心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我们相信,她一定会在淡泊从容之中走向新的辉煌。